李商隱_錦瑟
錦瑟無端五十絃,
一絃一柱思華年。
莊生曉夢迷蝴蝶,
望帝春心託杜鵑。
滄海月明珠有淚,
藍田日暖玉生煙。
此情可待成追憶,
只是當時已惘然。
 


「莊生曉夢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鵑。」

蝴蝶翩翩起舞,本是愉快美麗的情境,可是卻遇上了「迷」,令這個情境疑幻疑真,不知是真是假。還要來一個「曉夢」,那就更加恍惚飄渺了。如果再看深一層,這句是從「莊周夢蝶」的典故而來,那就更令此句添上朦朧之美,所以這句詩把正面意象如蝴蝶與負面意象如「迷」「曉夢」結合起來,構成了一個迷離的境界。 
望帝是古代蜀國的皇帝,據說死後魂魄化為杜鵑鳥,春天時鳴聲極為哀切,全句詩的意象都是負面的。
運用了莊周夢蝶和杜宇化鵑這兩個既美麗又傷感的典故


全詩建立在相反相對的正負意象上。詩中有許多正面美麗的意象,如華年、蝴蝶、明月、珠、藍田、日暖、玉;也有許多負面的意象,如錦瑟、無端、思、夢、迷、望帝、春心、杜鵑、淚、煙、惘然。于是「追求、熾烈、美麗、繁華、溫馨、寄託、執著」與「落空、隔絕、哀愁、破滅、清冷、虛幻、迷惘」互相交織,在一片矛頭逆折的衝突中,造成全詩一種迷濛的意境美。


歷來註釋或研究李商隱詩的學者,如釋道源、朱鶴齡、程夢里、馮浩、張爾田、蘇雪林等,或多或少都有一種傾向,喜歡把李商隱詩與當時的政治背景與人際關係結合起來研究,而且往往走得很遠,變成了主觀的臆測。


正如我在開首所說,這詩是一個千古謎團,如果強行要揭開它的真相,非但無法做得到,也會令詩意盡失,所以倒不如以俄國的形式主義的方法去吟玩觀賞,拋開所有悼人、哀已、傷時的穿鑿,純就文本本身去欣賞,像坐看海外仙山,縹緲詭譎,華美淒麗。 

資料來源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405112204572

今日報導

哈!~
這次惡搞到化材的學妹....
話說當天在B&Q上班
忽然看到一個側面很像阿嬤的人
所以借來手機偷拍好幾張照片!~

沒辦法誰叫你要這麼像....
認命吧!!~~~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ly7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